5月20日,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举办了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本次比赛旨在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号召,深化产教融合,挖掘学生创新潜力,同时为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输送优秀作品。比赛共吸引全校近10个学院、102支团队、400余名学生参与,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数媒创意、微课与教学辅助等五大类赛道,提交作品数量创历年新高。
为保障赛事质量,学院成立专项工作组,从宣传动员、竞赛组织、作品评审到答辩指导全流程精细化推进。学院按赛道分成了多个评审专家组组,先按校赛报名规范性进行了初步的筛阶,然后由专业教师团队对作品原创性、技术可行性进行审核,最后由校领导组成的专家评审重点考察作品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综合评定作品成熟度。同时学院还开放创新实验室、大数据中心等平台供学生备赛使用,助力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践成果。
本次比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参赛团队呈现跨学科、重实践、强应用的特点。学生作品选题紧扣时代需求,如“满穗:基于端侧模型的稻病识别助手”“多模态AI技术助力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诊断和干预”“多模态灾害数据共享云脑”等,体现青年学子对社会痛点的关注。
本次参赛的作品还体现了技术深度融合,有超60%运用了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AIGC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其中“政小智SeekGov:AI+政务智能咨询服务系统”团队开发的基于deepseek大模型SeekGov基座构建的智能问答系统,“MindYOLO-SAT智慧遥感识别系统”融合卫星遥感与无人机数据,获评委的高度评价。“墨枢:千机录”利用3D建模与虚拟引擎技术复原物理学科技场景,赋予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

图1 获奖作品《政小智SeekGov:AI+政务智能咨询服务系统》

图2 获奖作品《多模态灾害数据共享云脑》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36支团队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31项作品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及国家级竞赛。学院计划为晋级团队提供“一对一导师护航”指导,助力作品优化升级。本次大赛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彰显了广东白云学院在计算机教育与创新实践领域的深厚积淀,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敢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图文/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刘莉、鲍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