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白云学院2024-2025学年第1学期第二课堂活动再结硕果,大语言模型的RAG范式优化训练竞赛顺利结束。本次竞赛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吸引了众多学子参与,最终4名同学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展现了白云学子在AI技术创新领域的深厚潜力。
技术深耕,RAG范式优化引领实践创新
本次竞赛以“大语言模型RAG范式优化”为主题,要求参赛者针对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技术展开创新实践。RAG技术通过结合信息检索与文本生成,有效解决了传统大语言模型的知识滞后与“幻觉”问题,成为当前AI领域的研究热点。参赛选手需运用向量数据库、Prompt工程等核心技术,对RAG的检索效率、生成质量进行优化,并提交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方案。
跨界协作,学子展现技术深度与人文洞察
一等奖作品《基于动态分块的RAG优化系统》凭借其创新的文本分块策略获得评委青睐。该方案通过语义感知分块技术提升检索精度。

模型测试结果
学子感言,竞赛赋能AI工程化能力
一等奖获得者、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班王冯慧妍分享:“从算法调优到系统部署,
我们团队用了六个月时间迭代方案。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AI研发不仅是代码编写,更是对业务需求的理解与工程化能力的考验。”
本届大赛不仅是一场技术能力的较量,更是白云学院践行“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图文/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蒋雷)